|
静水深流、逐步渗透式的剧作,胡歌、吴磊尝试内敛化的表演,都比较在意料外。能感受到刘伽茵导演她那些克制的、心理内化的处理,在当下浮躁市场里有多难得。编剧/悼词人,表面看是两种职业,做不了前者,才做后者苟且维生。但世间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闻善“闯入”别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编织出一段段珍贵的“人生总结”,最终慢慢对自我释怀——他笔下的,是拥有另一种意义的编剧作品。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法迎来“第三幕高潮”,只能拥有“始终第二幕的人生”。在无法活出华彩时,接受自己,感受每个普通人的无奈,这何尝不是一种清醒。至少在以自己为名的剧本里,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 |
|
直给但有力。 |
|
我反复在想,对逝者怀有深情的人,但凡他识字,真的会请一个陌生人帮忙写悼词吗? |
|
差点意思,一直在写悼词,一句悼词也没听到。 |
|
我闭上眼睛前想的是这片好像没有画面也不要紧,然后就睡着了。 |
|
25th SIFF 01# 画面干净,观感挺舒服的。写悼词的人和编剧一样,都是故事的书写者。影片中人物很多,但大多没有好好描绘,走马观花一般,小尹这个角色设计得这么好,却没有起到太多作用。最后落脚点在“普通人也能当主角”上,实在像命题作文的匆匆点题。
闻善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状态让人有点共鸣,我特别喜欢他在动物园和妈妈打电话以及吃苹果的那段,突然就有共情到。
在人间走一遭能被人记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
|
动情却不滥情,在刻画单元情节剧的同时巧妙地植入细腻的城市空间影像,宏观时代与个体故事的双重语气叠加处理得不动声色恰到好处,有着一种《白塔之光》中张律努力想达到却不能完全达到的自然境地。
真正的变奏发生在最后一段,前几段中外部的观察视角开始裂变,齐溪这一角色的出现是异质感植入的契机,自此影片转向一个“创作者”真正的自我探索与诘问,虽然仍是故事的讲述,却将向外剖析的目光转向内在,实现戏中与戏外的双重自反。
也许电影的结尾可以结束得更加微妙,但我想一个狂奔回家写下偶像剧的导演,同样也可以是一个真诚的作者吧。 |
|
过于工整。导演技法相当成熟,可惜就本片而言起了反效果。作为在殡葬管工作观察生活的男主,固定镜头本应起到客观记录从生活中截取片段的作用。可惜没有生活气的文本,标准且无感情的台词都对本片进行了去生活化;甚至于男主走路和骑车都用长焦镜头来使男主时刻处于画面中心能被人清楚看见,这使得固定镜头舞台感强烈,更像导演搭建好了一个舞台来让演员肆意表演,与本片主题相违背。而剧作方面,导演也是完全不留白,“金句”频出,甚至每个故事结束还帮你提炼意象:人造冰、竹子、剁椒。文本不断强调平淡可每段故事却很drama。我没感受到生活的平淡,只感受到了导演的价值观输出。
最爱两人聊天讲述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那段,火车声响起,行车路线被画出来,随着镜头流逝观众也仿佛进入到了那趟旅程之中。可惜这种观感后面再也没出现过 |
|
4.5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导演在思考什么是叙事、如何“讲故事”的过程,所以什么生老病死都只是表面,真正是关于“讲故事”,那些路过的角色在讲故事,男主自己也想要讲完那个难产的故事。于是电影不再试图去讲一个故事,如何呈现这些“叙事”成为了关键,即承载这些“叙事”的形式(导演意识):尽量避免面部特写(拒绝看似华丽的粗暴表演)(齐溪角色作为闯入者是唯一例外)的同时通过角色与空间的关系、简单的蒙太奇和画外音设计等等,赋予这些故事属于它们的纹理、质感和重量,避免滥用操控观众的配乐(几段简单旋律点到即止),一切都因为导演作为创作者(纪录或虚构)相信“叙事”的力量,如同片中角色告诉困顿的男主,要继续创作下去、写下去。 |
|
跟《燃冬》观感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我都知道,但不理解”“主演一思考,观众就发笑”“没感动别人,咔咔感动自己”那类型的电影。 |
|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愉悦沉浸的好电影了。
叙事从文本中脱胎生成了独特的样子,在文学性和影像化中找到一种诗意的平衡和自然的过渡。
好像你也生活在故事里,在他们身边,好像你也认识这么多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人,好像死和生一样,普通,随意,甚至温暖覆盖了悲伤,抚慰弥补了缺憾。
活着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做不做成事有什么所谓?世界上少一个编剧没有任何损失,少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损失。我们能做的只有温暖身边有限的几个人,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
|
#SIFF25# 2023上影节第一场。感觉是导演借助胡歌,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对于电影、剧作的思考投射到了闻善这个角色上,弱化这里面的生死议题,弱化冲突,让一切归于日常和平淡,淡淡地去听一个个陌生人的一段段往事。质感挺朴素的,但坦白说我没有从中获得更多新的体验,观感也有些过于“文本化”了。|映前二刷,观感好于第一次,一部献给普通人的电影,在喧嚣的缝隙中抓住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人生很难真正不虚此行,存在本身或许才是“不虚此行”。 |
|
电影演了几分钟,我的脑子里就在想,如果画面调成黑白,就是《修女艾达》吧,构图上把人物压的很低,但不是走帕夫利科夫斯基导演那种极致的路线,导演也没有做过多的视听调度。剧本上在做减法,请来很多明星熟脸,但所有人的角色都被减法减没了,编剧故意在避开任何戏剧性的可能,也不展开写配角,一群人演着演着就只剩下一堆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让观众自行拿去拼凑所谓的生活。导演以前拍纪录片的时候,镜头往那一摆,家人之间不用演就个个生龙活虎。到了剧情片,需要演员去演了,但胡歌那种活道具式的演法行走在一群没头没尾的人物中间,片子的劲儿最终也没提上来。 |
|
完全主流,以致稍显电视剧化的创作模式,不太可能从中看到《牛皮》的风格痕迹;内容构成依赖于拼贴,导演自己甚至都在片中指明了自己的困境所在,最后有点编不下去了的感觉,结尾收得奇怪。这些大概都是缺点。但是,真的想不起华语电影何时曾在“讲述”这件事情上如此有力。《不虚此行》充分利用胡歌的职业特性,在高于现实一点点的基调上成倍放大“讲述”的比重。演员们的叙述在自然日常情境里被赋予可怕的信服力,让人沉浸投入每一段故事中。 |
|
全员都贡献了高演技+高水平。通过小尹,也就是闻善未完成的一个笔下角色,更加让我们理解了这一个故事他其内里的温暖色彩。更觉得小尹其实是更加接近真实的闻善他的一个化身。故事内容也是循序渐进,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有被惊艳到。 |
|
忧伤但不悲苦,追索但不求结果。表面上看是几段人生缩影被穿插叙述,实际上既无“人生”的闪回,又不真正产出“缩影”(悼词)。胡歌与讲述者同框对话,本身即是对这个虚拟浮夸时代的有力回击,它唤醒了我们对诉说与倾听的朴素体验。外部世界太多诱惑侵扰,拖拽着讲述者停止追思向前奔波;逝者的形象在话语的碎片中尚未成型便注定消散成为旧闻;闻善,一个世俗眼中停滞不前的失败者,一种与时间逆行的执拗姿态,一次以书写悼词为名向艺术/生命源头的追溯——诚实、敏感、谦卑、勇敢。 |
|
其实是一部关于创作的电影,所谓悼词,也可以理解为采风与人物创作。所以,影片几乎没有让任何悼词的主角露面,即便露脸,也是糊的(那个创业公司老板)。但是,我们却觉得对每个主角都很熟悉,在于如何用文字和讲述,在观众脑海里来构成这个角色。当然,方阿姨和吴磊的角色除外,这两个角色是拿来指引主题,激发胡歌这个主角的。另外,这片的美术很不错,男主的家真的就很普通人,令人难忘。 |
|
B / 悼词的创作既需要聆听也需要叙述,而影片的奇妙便在于这种声音、书写和影像的浮动关系。当生者的声音去召唤那地下室里的“阳光”,镜头悄然切换到被阳光映照着的灰黑色玻璃另一边;当生者的语言追溯着曾经的声音、丈量着过往的空间,灯影斑驳的公交车也化作颠簸的火车车厢——当下的现实空间蕴藏着回忆的潜在纵深。这便是“视”与“听”的力量,它们化作感知的丝线不断地建立我们与故事的羁绊——在无尽的“第二幕”中,不断将自身的窘迫与喧嚣,体验为一种观看与讲述的热望。 |
|
导演不要总是以为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全世界 |
|
文学性蛮强的,像一束不错的短篇集。齐溪的那个故事还是有些泪点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事情啊它们整体都太轻了,再怎么把笔狠狠按下去,也不过如此了。 |
|
故事落点温暖,演员演技在线,闻善足够治愈,和小尹角色关系比较意外且惊喜,时隔八年,胡歌和吴磊的三搭真诚且有厚度。 |
|
刚刚走出标放,对不起伽茵老师,这实在太难看了。从视听到文本到叙事结构到演员表演,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两个小时如坐针毡,像是在看学生作业,还不一定能评上毕联的那种。好题材真的浪费了,知道您很感动,但您先别感动好吗。 |
|
影片的故事如镜头中画面一样工整。刘伽茵把非常书面的构想和文字,利用这部电影,完美地镜头化地呈现出来。她诚实又巧妙地讲述了创作困境,平静的叙事让整个故事拥有一种令人沉醉的可信度。
重要的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争竞、浮躁的社会里,重新思考倾听和讲述的价值。平静永远比强烈更有意义,也更有力量。(8.5/10.0) 25th SIFF-SFC上海影城 |
|
胡歌和吴磊的身份容易让人联想到《道林·格雷的画像》等镜像化的作品。自己粉的演员果然是最优的 |
|
我也在经历人生第二幕,不是么?很喜欢这种点到即止的表达,生死沉重,落笔轻盈。 |
|
“我以前是个编剧”在电影院真的没法忍住,因为实在也太想写个好剧本了、而且我自认和主流也有距离,所以感觉活脱脱是未来的自己。
回到电影本身,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想说,人家写悼词的可比写剧本的对待创作要真诚、务实多得多,最后才知道主角设计成硕士读的就是编剧,很多台词一听就是做编剧出身才写得出来的,尤其是那段关于输入法的台词,真是苦笑。
选取的文本、原型和创作方式都是最轻盈的,大量的固定机位和极其克制简洁的运镜去客观呈现是我最熟悉也最有好感的拍法了。
当然不得不吐槽的是,这种丧葬文化可绝对是中产阶级都承担不起的,和绝大多数的现实中的丧葬距离很远,主角也只能是活在北京,所以片子本身的命运也注定是少数人从电影院里踱步走出后、在春风沉醉的夜晚里去回味的东西。 |
|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是没有第三幕的,同意。 |
|
被胡歌演的闻善一整个吸引住,戏里戏外都是很温柔的人,闻善不写剧本后选择用悼词传递温暖,就像胡歌在采访时说的,希望大家看完片后跟自己一样,被温暖被治愈,很值得一看! |
|
一部不太适合院线的电影,但是拍的真的好棒啊!太太太合我口味了!即上海的爱情神话后,你大北京终于有自己的不虚此行了!它真的我哭死! 男主闻善写的不是悼词,是遗憾,是完整纯粹的故事和一个个平凡的主角。他被理所当然的打扰,不是软弱是善良,容纳各种情绪的善良。这电影整体结构看到最后会发现特别的完整,不仅不丧反而好热血,好真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欢喜。 闻善的第二幕,不难受,平凡、普通,真好。 |
|
怎样的旅途才是不虚此行呢?
是两床棉被里包裹着的那块冰,还是燃炉中通红的铁?
是拉开窗帘坠落的枯叶,还是老家的一片竹林?
是照片里模糊的那张脸,还是孤身骑行直至画中的草原?
怎样都是虚度一生,为何还要喂门前的那只橘猫? |
|
真给恶心到了。死亡这么唯一一件众生平等的事,都偏得给镶上金边,不是北京二环房就是CEO,小孩不是国际象棋都是滑冰,患癌得研究股票资产翻倍。唯一没有家人出面的网友,都得特意介绍一下设定,这是个大律所上班的六位数网红。我在殡仪馆看到的可不是这样:一家车祸不幸,老太太坐在地上哭的晕死过去;我记着一个老太太跟我姥聊天,说起她患癌的43岁的姑娘最后几年,说起才15岁的外孙不合年纪的成熟,哽咽了太多次。她们的故事肯定都不是这样的。这么高高在上伪装的姿态,还喜欢在每次马路上主角身边都过去几个外卖员,真够恶毒。再来一段人生三幕式,这刘伽茵油起来魏书钧都显得清新可爱。结果听了那么多人的故事,踩在无数的死亡上,最后的用途居然是为了教会主角(导演)写剧本(创作)。原来压根就没想尊重死亡,你们这些创作者真够牛逼的。 |
|
我不知道怎样算是不虚此行,但我感觉看了这个电影还是挺虚度此行的…… |
|
真的很抱歉,从编剧到表演再到导演,只看出一种系统性的造作 |
|
小尹到底是谁呢?他虽然是闻善笔下的人物,但这个人物的存在必定不止于此。他是一个角色,也可能是闻善自己本人,又或者是闻善众多人格中的一种……电影的魅力不仅在银幕之上,又在于银幕之外可以引发的思考啊! |
|
开始的时候挺期待,越看到后面越坐立难安。想起来《入殓师》和《Move to heaven》,但越看越生硬,一切意义都需要靠演员说出来的话,让观众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吧。从对普通人的关注到对生死、对北京的环境,都有种太过剩的表现欲。我们需要的对普通人的关注远不是这样,平凡的人一生只有第二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抚平焦虑。 |
|
华语版的文字入殓师,记载每一个不一样的普通人。中国有见字如面的说法,看这部电影就像见到了写出剧本的刘伽茵本人。吴磊和胡歌越来越像了,有几个背影镜头我突然不分不清谁是谁… |
|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毕联:) |
|
还是挺像我会拍的那种戏剧架构的,和导师的对话最有意思。人要是只有第一幕就好了,不用去想着解决刚出现的问题,我最讨厌的就是第二幕,很多人也不需要精彩的第三幕,第二幕就到头了。 |
|
想拍日式文艺片,但平淡如水之下是尴尬直接的台词,角色都不饱满,几个客户故事拼凑,全片没有出现一句悼词,是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普通人也要过好生活”。几位北京客户小资中产,漂浮于全国观众日常生活,只靠北漂男主住的老破小场景和共享单车接不了地气啊。 木头般的吴磊角色莫名其妙蹦出一些深沉人生句子,胡歌全程面无表情都能拿影帝…… “从不同人口中叙述的死者,完全是不同的形象,许多碎片拼凑起来才接近完整”,原本是像《公民凯恩》般很好的题材。 女导演浓烈的男本位思维:男人的一生是事业、拼搏、寻求自我,仅有的3个女角色后半段戏份完全围绕婚恋,原谅出轨男、或突然帮男主洗衣做饭…… |
|
怎么能从剧本到表演都这么生硬无聊 没有自然流淌感只有生硬拼凑感 如坐针毡 |
|
淡淡的还喜欢的电影,今年终于看到了一部。拍人物对话构图很特别。 |
|
看完之后光速去把路边野餐和宇宙探索编辑部从四星改成五星,对不起是曾经的我不懂得珍惜(。昨晚今早我栉风沐雨跋山涉水斥巨资支持华语电影结果你们就这么对待我你们亏心不亏心啊!!!以及文艺片导演我真的求求了你们不要再找胡歌了这张脸没有一丝一毫的故事感!没有! |
|
人死后,就活在别人的谈论与回忆里,于是面貌可以被修正、错误可以被宽容,也会听到很多生前永不会听到的话语。闻善是一半的我吧(也可能是大部分),INFJ的世界里,最不缺内耗、偏执和计较,愁容骑士一样地,追求着旁人看来并无意义的细枝末节。很像去年看的«漫长的告白»,阴郁着潮湿着平和了一整场,最后突然下起了暴雨。闻善的角色其实更符张鲁一的气质。 |
|
丧丧的,这和《三悦有了新工作》的丧完全不一样,拍得太过琐碎和无聊了。。。
(想看:68个有用记录一下。) |
|
举亲不避佳,意思是电影圈的从业者在举荐亲友的片子时,毫无保留给予佳作的嘉奖。这边建议本片改名《北京好大啊》。 |
|
胡歌演技好差 |
|
3.5;色系和节奏观感舒适,虽然结尾收得拖沓而直白——文学性挺强了,没必要反复点题,以及仍显刻意的金句展示,让普通人第二幕生活维持下去也很好不是吗,并不是很需要一个被点亮的日剧跑式第三幕(对不起我是失败联盟爱好者)。
但还是被打动了,题材虽好,题材也只是一种“介质”或“通道”,从旁观人间烟火的疏离到最终融入,这过程是以创作为外在手段实则抵达更深的自己,是如何处理个体和世界的关系,现实或非现实其实都能自洽,所有因缘嗔痴全在于如何越过这个槛。
的确像短篇集,每个故事都闪着点点动人,最打动我的是“火车上犹豫的20小时”,往事只存于回溯和地图上北行的方向,声与画一度分离,最终合流;多处镜像反射或对称构图,仿佛是他人故事折射出的光照到倾听者身上;空间的运用,抬头望见大厦密密麻麻中开了一扇,有余味。 |
|
如果换个更通俗的创作思路,会是部动人的高分职业日剧。但导演的创作思路显然更精妙,在缜密的编织下找到了一种“轻巧但不轻浮,厚重但不沉重”的平衡。就像悼词本身是种美化,片中那些文绉绉到失真的台词,不也是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浪漫吗?
乍看会觉得文本凌驾于影像之上,可从吴磊角色的设定本身,到齐溪故事线的镜头变化,再到各种对空间的呈现和利用,伴随讲述者的声音一路北上的火车路线、写字楼上推开的窗户,不正是导演影像意识的体现吗? |
|
受不了装腔拿调的电影,受不了真实世界设定下情节却是架空的,受不了做作如学生作业的镜头语言,受不了胡歌的表演方式,受不了吴磊这类角色的存在,更受不了大家可能心知肚明电影没那么好却依然为了人情给好评。 |
|
“的得地”不分好难受,尤其看到文字工作者如此,会影响我对他的信赖与喜好。得亏闻善足够动人,是普通但能够、且理应做主角的温润人物,是我们这些行将四十仍在北漂的卖文者,是在世间一切失败行规里死守一点良知与自我的泡沫化身,平凡却不一样,不一样又只存在于相知一瞬,那一瞬大概足以叫人惦记吧,可不记住也没关系。悼词是这个作用吧,写的人和被写的人,彼此聆听,彼此引渡,轻舟一叶叶,你我都该过那万重山吧。萌生退意的胡歌与这角色,有神髓上的相互嗟叹,奈何群戏密布,注定了高低参差,那短板就容易造成木桶效应,还是多念娜仁花的好,那二十小时的火车,被她说出了一生的波澜。导演说市场该当容得下这样的电影,我知道不易,但也希望。三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