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品彤演得仿佛不是12岁,而是25岁,继文琪以后又一个吓死人的天才童星真的。虽说得影后的是林品彤,但其实陈意涵也非常惊喜,和刘俊谦组CP她能保持一直以来的甜妹少女感,和林品彤演母女又能演出作为母亲身份的挣扎,两边都拿捏得相当到位。这部完全get到了刘俊谦,可惜角色实在是过于圣父且有头无尾。总体来说演员对剧本的加成挺大的,母女俩这样“疯狂”的女性形象确实很有看头也很高兴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的角色,但最后对于剧本呈现的这种复杂和混沌产生了疑惑,到底落点打算放在什么上? |
|
小演员的影后头衔吸引我前来 但陈意涵给我的惊喜和后劲更大 突兀的男老师其实是现实世界的正常灰色 人们只是不愿正面承认自己的欲望和自以为是的道德标准罢了 聪明的小女孩是成人低估的孩童成熟度 更真实更常见更有力 这一切都指向问题儿童的无解困境 |
|
恭喜品彤荣获金马奖最佳女主! |
|
#GH60 生猛“有害”但深刻立体的女性形象是华语电影一直较为缺失的东西,《小晓》的创作者在对待影片的主人公时一点都不心软,所有的爱与憎都是紧密扣连、时刻反转的,观众甚至无法——或者不需要——站在任何一个立场去同情,抑或指摘。以往我们看到的影片总 是能感受到导演很强烈的需要观众去认同某个对象与价值的推力,但《小晓》好像意不在此。所以,患有ADHD的女儿可以拥有混世魔王的面孔,照护女儿的全职母亲也可以不再维持摇摇欲坠的圣母尊容,不是所有讲述这类型的影片都要楚楚可怜乞摇上帝(观众)的怜爱,有的时候不做一个大众印象中的完美弱势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但所幸创作者把持住了展现这对复杂母女关系的尺度。但好像万事总难全,影片对于班导师陈保罗的塑造却是有一种没来由的圣愚之感。 |
|
(夫妻檔主創,據說拍的是監製和編導家的故事。如此''私人'',卻也如此''中產'',也難怪一些觀眾會覺得難以共情。
女主角確實演技厲害,刷新🐴入圍最小年齡。
《幻愛》男主角來演小學老師,有點''大材小用''。
但畢竟就是別人家的事情,不方便過多評論。
也不能比慘,例如《囚》紀錄片裡面但凡深入田調一家人,應該都會比這對母女''更慘''…
觀後感慨,又莫名繞回到了不婚不育保平安 [大誤]… |
|
品彤和意涵的演技牛牛的……很真的片子,但是有些地方有讓人想要深入的慾望但又無從下手 以及班導的定位實在有點模糊了
|
|
有病的從來都不是小孩。#金馬影展##台灣觀影# |
|
多处模仿《美国女孩》,全方位逊色于《瀑布》。我全程只想要把这位12岁金马影后掐死好嘛,陈意涵倒拿出来仅次于《LOVE》的第二好的表演。 |
|
其实是部双女主 - 母女都是主角。为最年轻影后骄傲,也为陈意涵天才般的演技感到可惜。 |
|
建立於某種階級基礎之上的「怪人電影」,敬佩它對惡意的態度:怪人並不抗拒惡,只是他們在對待惡方面比起「正常人」更加直率與真誠。劉俊謙飾演的「聖愚」教師(偽善的另一種表現?)成了編導重點批判對象。 |
|
金马No.8
不知道会不会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至少是这个周末最喜欢的。想写点什么。 |
|
保罗对小晓的感情究竟是什么? |
|
登堂入室的男老師讓人覺得荒謬,非常失真僵硬的一個男性角色。男老師對小曉非常片面且一廂情願地關心,互相困住的母女,霸凌的同伴。但這個片讓人覺得舒適的點是秉持尊重地討論女性、母女的處境,沒有過多凝視和符號。 |
|
一开始觉得小晓很可怜,她做的事都能理解,但她把老师关在笼子里,就变成了说出“不欺负它欺负谁?”的那群霸凌同学,也把悲剧变成了循环……我就不太能理解了,只觉得悲哀。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手,还是躲远点…… |
|
母女紧张的关系被无限激化,夹在中间的男人变得模糊而复杂,尤其是保罗,他究竟是浅薄的好人,还是私心深藏的恶魔?陈意涵演的挺好,不落窠臼,缩回更小的市场,找到更长远的艺术生命,已经领先郭采洁、陈妍希好大一截了。 |
|
无法确定她理解了这个角色多少,只是为相同戏码却完成的更好的方郁婷感到可惜,如果这样可以拿,那美国女孩里的方郁婷更值得这尊影后。陈意涵的表现比我想象中好,当然,去年金马女配的水漫金山我已经说累了,请方志友归还你的金马女配给陈意涵/万芳/梁雍婷谢谢。 |
|
片中小曉跟「貓頭鷹🦉」的概念很像《美國女孩》的方郁婷與「馬」,結果復刻到最後變成《瀑布》😍 台詞說不上來的怪,剪輯也很斷裂,保羅老師對這家人到底是帶著什麼樣的感情?陳意涵演得很好,不懂為什麼方志友會得獎⋯⋯? |
|
三星半,双女主的戏,如同双生花的母女,人物刻画和表演成功。看似是不可调和的母女关系,实际是套娃般的个人创伤,看似是塑造两个人物,实则用不同的外部原因和创伤写一个人。生理病症显然不是重点,问题在人本身需要细腻的内心关怀和理解。点到即止的女性问题,失去自我的愤怒以扭曲的母爱(甚至是嫉妒)作为发泄的出口。需要被理解和需要被需要,需求无法被正视和珍视,以互相伤害的方式表达不满。剧作痕迹稍显明显和顺拐,为突出人物所缺失的部分,极力创造完全负面的环境,让人物不断感受希望再遭受打击的方式推进,目的只为最终表达母女用各自的方式互相理解支撑。 |
|
@恋爱电影馆 对母女感情的刻画精确到恐怖,完全不敢相信是男导演的想出来的剧本。观影过程时刻在对女儿和母亲的极大共情中渡过,一方面经历过类似的在母亲强烈控制欲下的激烈反抗,但也能移情到对歇斯底里小孩的控制欲的母亲。唯一不足就是结尾处与整部电影气氛的脱节与男主角色的消失。 |
|
被彼此困住的母女,努力脫困卻最終只有彼此。母親將女兒視為摧毀人生可能的兇手,女兒將母親視為看似美滿家庭的叛徒,彼此厭惡、憎恨、嫉妒、失望,卻也帶著愛,只是最後的一個擁抱,太過刻意的希望留白。客觀來說,劇本包含議題過多,尤其是霸凌問題,導致主題失焦,而且對於符號的運用也用力過猛,包括劉俊謙在其中也只是符號,但是我又喜歡貓頭鷹的符號設計,它既是小曉,又是小曉內心對生活變好的嚮往,這一種嚮往反而造就了小曉內心的執念,放棄了終於有了平靜面對生活的姿態,而這又何其殘酷。林品彤和陳意涵的表演都非常出色,前者更是一個不討喜開局,卻逐步讓觀眾看到她所作所為背後的所思所想,最終理解,而後者的不討喜和理解相對滯後一些,卻在最終實現同頻,母女其實是二位一體,只給林品彤獎而不給陳意涵獎,說不過去。 |
|
3.5 看電影時慢慢想母女關係難處理是否也因為它太沒有退出機制,而讓愛,讓感情看起來不像是自主選擇。但牽連著二者的其實遠不止責任,而是真的還有愛……很多情節和表現非常真實且典型,母女之間時有倒置,在紅裙子和最後在父親離開後擁抱安撫那幕尤其/更多聚焦母女關係,而對於ADHD的呈現沒有那麼內在啦/「對不起……對不起」 |
|
不是很理解陈意涵的女配居然输给。。 |
|
現在想想3年前好像對《蘿莉破壞王》太嚴苛了些,同是講過動症小孩的故事,《蘿莉破壞王》顯然在高壓的躁動氛圍、主觀的敘事中更加深度剖析過動症女孩的內心,《小曉》相比之下只能說是對過動症最表面的描寫,母女吵架也像對《美國女孩》的拙劣復刻,連小曉最後離家出走想放走被鎖在籠中的貓頭鷹設計都可以對照《美國女孩》方郁婷離家出走想抓住馬的深層執著。劇本的發想是不錯的,可導演執行起來功力明顯不足,各方面都差了點意思,不過林品彤的表現是不錯的,《美國女孩》之後她也抓住機會走向方郁婷曾經走過的路了,劉俊謙初演國片國語講的非常不錯,至少全片不看字幕也能聽的懂他講的國語的那種好,期待劉俊謙未來有更多台灣作品演出機會。 |
|
15/1/2024 @ 英皇iSquare [indpanda]。整體完成度不高,導演刻意隱去的設定和細節
以及太零碎的剪接也頗為影響觀眾能否進入到故事內 // 演員們可以,但金馬女主角值得商榷…. |
|
400加一成算人家800,刘冠廷,你才是「老狐狸」吧~ |
|
挺久没看到剧情如此刻意的片了。。感觉剧本的基本逻辑有很大的问题,所有角色都被设定在一种很奇怪的关系里,照小女孩这个多动症加奇特情感世界的设定,她是怎么在知道男老师和妈妈睡过后还能接受男老师到自己家里来的呢?男老师又是为什么当了这么个白莲花角色。人物的情感动机都太不成立了,演得再用力也没用。还有猫头鹰的动物意象,用好了是锦上添花,用不好就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ps:林品彤可塑性可以,还有刘俊谦,可以期待一下未来作品 |
|
连看了几部香港本土,这部台湾本土就显得弱了太多,如果母女都是疯子,生理上本来就有问题,这部电影就没有可参照的意义,金马史上最年轻最佳女主更莫名其妙,对标《无人知晓》的史上最年轻男主,差距很大…
香港演员刘俊谦演得很好。12.22@港岛高先戏院 |
|
母女人物和关系的刻画是成功的,但所有的推动太有目的性,就显得刻意了。林品彤的表演不能说有多惊艳,戏捧人的表演很吃评审,碰到李安莫子仪他们也是运气爆棚了。 |
|
5月7日,美国和菲律宾在中国南海军演期间击沉一艘作为假想敌舰的菲律宾退役补给舰——沉迷于电子游戏的「Trouble Girl」群体显然不知道菲律宾在哪,也不关心那个是非之地正在上演什么大戏,因为正在学校(用身体抗议英语教学)的她根本不想成为菲律宾人。事实上,无论是追韩剧,还是聊八卦,都会有损《小晓》妈妈的小脑袋瓜。子曰:见贤思齐——作为女儿,其实《小晓》可以向《Daughters》群体取经学习:如何应对命运风云变幻般的生存性考验——过上自己所认同和追求的幸福生活,如何在虚实交织的互联网空间里保持独立思考和头脑清醒,以及在缺乏互信基础的现实世界如何与主动抑或被动亲近自己的人建立亲密友好合作关系——子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 |
|
对不起。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另,被好朋友扎那一下,也太疼了。。。 |
|
多动症孩子无法融入学校,也是更广泛的不合群者的生存处境。老师似乎替代缺席的父亲,和母亲的关系没有讲得太明白。全片最大亮点还是小晓的表演,很有个性和冲击力,最佳女主实至名归。 |
|
金马奖最年轻影后得奖片。双女主片,陈意涵演得也很好,和小演员林品彤互相成就的那种。影片并没有完全聚焦在过动症AD/HD,而是更多地在挖掘母女关系。女孩有过动症,母亲也被逼得发疯,疯女孩遇上疯母亲,反而同频共振彼此理解了。两个女性如何在无爱可诉的环境里上演角力与突围,有时候发疯是对这个世界一点点反抗。 |
|
【4】“哈?就这?”这是我的第一直觉观感。小晓有多动症,母亲却有躁郁症,所以电影就步步紧逼欲要同观众同归于尽式的陷入无止无尽的焦虑。收尾奇烂,又是象征性的符号和不了了之。本片可取之处在于母女关系的对峙是以一种对抗,分裂,不可调和的状态描绘出那种无力感,是只有台湾电影思维才能想到的。而刘俊谦的老师角色则过分工具人和太过完美,导致电影失了真。本片的对母女关系,孩童多动症的讨论度,大陆电影完全可以拍,只是真的有人在乎,有人拍吗,受众又是谁,矫情不矫情?林品彤小小年纪就学到了一身老练,丝毫察觉不出一丝自己真情实感的状态。反而是陈意涵,真的过分惊喜。除此之外,全方位不如《美国女孩》。 |
|
人物状态太有趣了,不过这个老师有点耐人寻味,他能在母女之间闪转腾挪不会只是个圣父这么简单吧。 |
|
又一部无法理解的获奖片… |
|
几个人互相折磨了一百零三分钟,开头的问题到片尾也没解决,整部电影都是尖叫矛盾发疯莫名其妙。。 |
|
虽然仅6分多,但我觉得与《年少日记》水准相当,并不输它。全片时而冷静、时而发疯,但最恐怖的就是弹着钢琴冷静地发疯。家庭与校园被刻画成了真正的风暴中心、目光的囚笼。这是个趋利避害的世界,无论大人小孩都如此,而每个不乖的怪孩子,心里都知道“我离开了,他们也不会真的难过的”。也许尖锐、狂躁又忧郁的“过动症”问题少女,无法让所有观众为之共情,但她仍是打动我的。林品彤极具灵光的表演,将现实与精神世界打通,面对如风暴般残云席卷的创伤,展示出复杂幽微的情绪、敏锐又直率的痛苦。陈意涵也演出了那种长期坚持忍耐下的嫌弃、挣扎与爱,有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实感,母女间的对手戏让人惊艳。 |
|
个人觉得这个电影到处都是问题,编剧、节奏、剪接、镜头、配乐以及演技,我觉得都有问题,虽然获得了很多提名。故事的自洽性和合理性先不说,导演明显的是那种能力不够但还想拍出质感的那一类,导致整部电影非常文艺的造作,看到后来我都觉得导演不知道聚焦点在哪了。人物都莫名其妙,躁郁症和多动症也不一定要这样表达吧。然后都在夸陈意涵的演技多好,我觉得非常一般吧,有几处可以炫演技的戏码,她演的我都笑出来了,太刻意了吧。。。我觉得她演的像是小姑娘的姐姐,而不是妈妈。 |
|
还是那套不停展现母女之间的冲突但是没有给任何一点有沟通或解决的想法……最终母女和谐一幕竟然是让所有男人离开?那个老师全程感觉都很奇怪,有lt嫌疑吧? |
|
老师这个角色太工具了,最重要的却最无真实感的角色。电影本身把这种困境不带偏倚的表现出来挺不错的,但有些地方确实理解不能(比如老师大摇大摆的住家里)。 |
|
3.5 |
|
孩子爸都不喜欢的怪胎,望远镜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回来心思只有房子的归属,我更关心暴雨天被关在鸟屋的保罗怎么样了。 |
|
天煞孤星,病得不轻。非要把异常人塞进大众体系里只会是齿轮里卡了异物。 |
|
从 大人赶紧去吃药 到 带着刺去拥抱 |
|
语言逻辑歪脖丧尸,摩斯密码邻座贴纸,通宵牌局瘙痒之别,钢琴拳袋母女互换;望远镜究竟谁人赠予其实并不重要;奖励机制无法制造善意,只能将恶意积累延缓释放……陈意涵好惨,从影以来演技最好的一次,却被林品彤的怪物表现彻底掩盖 |
|
为什么生孩子系列,小晓几次情绪转变的节点给的挺充分,主要体现母女相爱相杀,一个没准备好当母亲,一个没准备好成长,给善良却有污点的老师夹中间,里外不是人。有点一念无明和亚美子合体的样子 |
|
意思是不要隨便婚外情?(。 讚美劉俊謙的肩膀、胸肌、嘴角和下頜線 但有好幾場戲他的頭髮造型很差。(以及突然表情就失控了) |
|
12岁的金马影后。这片表面上是在讲小晓,其实是在讲小晓的母亲。新来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感染下,从唯一友善的同学变成了同样伤害小晓的同学;新来的老师特别温柔,处处为小晓着想,有的时候观众都怒了,但男老师依然对小晓特别好,最后他还是离开了小晓;小晓的父亲更不用说,不仅不在小晓身边,而且连答应小晓的望远镜都记不得买;只有小晓的母亲,虽然对待小晓是不耐烦的,甚至是粗暴的,但她从来没有打算离开自己的女儿。终归是一对可怜母女的人生故事。其实陈意涵也演得很好。 |
|
如果让李安去当19年柏林主席,就没有咏梅的事了,直接给《系统破坏者》拿下吧。特别中产的故事,个人和环境的对抗。老师这个角色都不需要刘俊谦从香港飞过来,客串的刘冠廷就可以啊。陈意涵演得很好,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教育-对抗-男人的争夺,自己的定位介于女孩/母亲/少妇之间,去年的女配选的也是莫名其妙。 |
|
伤害,在某种视角下,也是一种保护。男性在本片的位置很自然地退居次席,但依旧影响着女性,可笑又真实。 |